新闻 首页 > 新闻 > 文章详情页

东兴市:创新扶贫模式 绘制“东兴样本”

金秋十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兴镇河洲村微风习习,硕果飘香,当地贫困群众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河洲村的葛根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收获的景象,农家小院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三方”见面会热闹非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拔穷根的生动场面随处可见,脱贫致富的势头如春潮般汹涌澎湃,一首波澜壮阔、振奋人心的精准扶贫进行曲响彻云霄。

  东兴市地处广西南部,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隔北仑河相望,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近年来,东兴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防城港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兴市2015年末全市精准识别贫困人口730户2780人,截止目前,累计478户189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3.34%下降到目前的1.12%。

  特色产业促增收 基础设施惠民生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增收是关键。东兴市“5+2”特色产业发展方案,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红薯、柑果、八角玉桂、水产养殖、百香果、边贸、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产业,全市1232户贫困户,扣除家庭全部丧失劳动力和家庭全部长期外出务工贫困户剩余1073户,其中从事以上产业的共943户,产业覆盖率达到88.63%。出台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整合产业扶贫资金250万元,对实施特色种养脱贫户、贫困户给予每户1200-8000元不等的政策扶持。“我们积极响应镇里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扩大规模,家里种了25亩地,大约有10000多棵玉桂树,每天步行半个小时到山里,大概能剥100多斤桂皮。”谈及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大桥村贫困户陈秋桂笑得合不拢嘴。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瓶颈是制约农村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为补齐短板,2015年以来,东兴市累计投入6203.83万元,向边境一线和抵边村倾斜,实施了涵盖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等扶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386个。全市村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通村屯道路100%覆盖、硬化率达到99.59%,贫困村村屯道路硬化率、贫困户“有安全饮水”达标率、村屯用电达标率、村屯“有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均为100%。

  创新电商扶贫 “线上线下”齐发力

  2019年上半年,东兴市把握机遇,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结合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夯实基础,大胆创新,以电商进农村体系建设、跨境电商、电商扶贫和电商培训教育工作为重点,举办“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活动、举办2019年广西“壮族三月三•e网喜乐购”电商节防城港市分会场现场展销活动等大型活动,积极推动东兴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两个子项目“推动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项目”与“2018年东兴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完成验收工作并已正常运营,引进启迪之星第120区(中国·东兴)沿边跨境孵化基地——中国首个沿边跨境孵化器,全面推进电商发展。

  2019年1月至6月,东兴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9.6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9%。新增电商企业(含个体、个人网店)25家,电子商务企业达2616家,新增就业人员102人。

  创新边贸扶贫 助力兴边富民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紧要关头,东兴市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开放合作平台和边贸等政策,依据独有的区位优势,创新谋划出“边贸+”的系列扶贫模式,触及诸多行业,惠及千家万户。

  最初推出的“边贸+互助组”模式,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组建以1个党支部为领航,下有多个边民互助组,每组吸纳1名以上贫困人员的互助团体。2015年9月,随着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启动,一个新的“边贸+落地加工”扶贫模式应运而生。迄今东兴市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达30家,提供就业岗位4500个。江平镇那漏村贫困户鸡贤军就近到工业园打工,年收入近3万元。接着,东兴市又推出“边贸+金融”“边贸+电子商务”“边贸+物流”等扶贫模式,“边贸+”扶贫模式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商务扶贫典型案例。

客户端推荐下载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