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重要文章,指出“国庆大阅兵”、《外交风云》、《我和我的祖国》在国庆期间给14亿中华儿女上了一堂新中国的历史课、一堂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一堂新时代的思政课,让爱国心爆棚、爱国情超燃。广大网友也在网上纷纷表示,“国庆大阅兵”、《外交风云》、《我和我的祖国》是国庆必看三大件。
由华策影视、安徽广电集团五星东方影视和天润大美影视出品的《外交风云》是史上首部全景式讲述我国外交征程和新中国崛起非凡历程的史诗巨制,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报》《求是网》《党建网》乃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方微信等主流媒体的力赞,获得了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喜爱与支持。
用心讲好故事 认真还原历史
《外交风云》讲述从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近30年中国外交战线的破冰及发展之旅,其视野之广、格局之大、人物之多,皆在献礼剧中居于前列。该剧囊括了中国外交史上所有重大节点事件,乃至包含未曾披露过的真实历史,以时间为轴展开一幅雄伟的史诗画卷。在宏大叙事之中,每一位人物都有血有肉,有他们在外交场上的气势卓绝,也有在生活中动人的温情脉脉。该剧在高屋建瓴的讲述中编织进动人心弦的细节,通过剧组全体演职人员的呕心沥血,将主旋律的献礼剧讲述成动人诗篇。
《人民日报》除了10月7日头版头条点赞以外,9月30日海外版还专门刊文,称赞《外交风云》在人物形象真实还原与丰满塑造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每一位领导人及外交官都要尽力贴合本人、反复揣摩研究领袖人物的精神、言行乃至生活习惯,最终才能达到在剧中有如本尊亲临的效果,外交官的子孙后代都对这部剧的还原和用心予以称赞。《文艺报》对此称道:“板着脸讲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如何实现艺术与史实的平衡,如何以细节打动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不仅要依靠动人的故事,更要依靠演员的演技和编剧的人物塑造功底。”《外交风云》正是以史实为骨、艺术为血肉,在叙述中融入浓厚爱国情怀,才能引起各圈层观众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不仅有家国情怀,更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有“燕雀鸿鹄无尊卑”的自由平等。观众在其中品味大到国事,小至家事的酸甜苦辣,回味无穷。
不仅如此,在剧中涉及的大量地标性建筑,也在剧组不计代价、精益求精的还原中,达到了让观众无法辨别真假的程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则是跨界点赞肯定了该剧中剧情的真实度,绝非“歪说”。该剧从人物、剧情到服装、场景,无一不是以严谨的态度还原历史,全面而真实地展现外交战线的曲折和伟大。
由古溯今讲史 爱国不拘年龄
《外交风云》并不只是一部过去的“史书”,更是以史为鉴,关照现实。在国际形势愈发复杂的今天,该剧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通晓过去,更是从中获得理解当下的启迪,《光明日报》称赞该剧“对时下我国处理外交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也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该剧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洞察今天和预见未来,特别是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棘手问题时,该剧在某些方面能够给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底气与智慧。”《外交风云》让观众不止明史,更是知当下。《党建网》评论道:“《外交风云》的成功热播,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一部表现革命历史的作品,要想为观众喜爱,要想为社会普遍欢迎,首先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完整准确的去解读和演绎历史的精髓。”
正是凭借着主创们的匠心精神和对祖国的深爱之情,《外交风云》获得了全年龄层观众的喜爱,老一辈观众从中看到的是曾经艰难而辉煌的岁月,年轻一辈则是从中看到了中国的日益强大和无限光明的未来。正如《解放军报》以激昂姿态称赞道:“在这部作品中,许多故事的叙述让现在的中国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豪迈。中国再也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人饱受欺凌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年龄几何、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对祖国的热爱都是所有中国人民永不磨灭的情感共鸣。正因如此,《外交风云》才能在众多优秀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为祖国唱响了一首嘹亮赞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最新文章